慈禧有没有做过利国利民的事情历史上到底有
慈禧有没有做过利国利民的事情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存在呢
还不知道:慈禧有没有做过利国利民的事情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出生于1835 年。1852 年,时年十七岁的慈禧以秀女入宫,并被册封为兰贵人,之后被晋升为懿贵妃。1856 年,懿贵妃为咸丰帝生下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在咸丰帝在热河驾崩之后,母以子贵的懿贵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清帝国的正宫皇太后,上徽号“慈禧”,与咸丰帝的正宫皇后“慈安”共同垂帘听政。
但是,嗜权如命的慈禧并未将这样两宫皇太后共同垂帘听政的政策贯彻下去,相反,她多次打压慈安,并最终形成一家独大之局面。
慈禧太后像
而在历史上,慈禧太后是被多重妖魔化的政治人物,在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因为1898年的戊戌变法失败后,便将其归罪于慈禧,并将她描写成一个弄权残忍的老太太,一个只知道欺负那个可怜养子(光绪帝)的恶毒妇人。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慈禧太后更是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罪恶的渊薮。到了后来,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了论证“半殖民半封建”的政治判断,接受孙中山、康有为等人的看法,对晚清几十年政治发展持批判态度,对于慈禧太后基本否定;至于民间的野史笔记,对待慈禧太后描写自然也都是以批评责备之态度。
但是严格来说,这些认知都只是彰显一种或者几种历史观念而已,并不能作为历史真实性加以考量。我们在看待历史的时候,也应该保持冷静客观之态度,而不是听之任之。历史上的慈禧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她做的这些事,都应该值得我们肯定。
曾国藩像
第三,推行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一次大规模模仿和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这是中国自闭关锁国以来所未有之大的变革。开辟了中国近代道路,从而使得清朝得以从封建向近代化转变!
以前我们总是墨守成规,关着门搞发展,但是这样的结局就是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也许在前几代中看不出来。但是随着世界的发展,这一切将被从新定义。这个地大物博的清朝似乎已经跟不上世界的进程,再加上本身这几年被外强欺负,更加使得慈禧下决心,搞一场属于中国的近代化改革。
洋务运动的出现使得中国和世界接上了轨,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还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已然打开了西学之门。还建设成立了一大批工业企业。
当然了,虽然这样的改变是好的,但是这也是在维护皇权的条件下设立的,虽然都知道它最终的结果,但是这也不得不承认,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一条道路,一条崭新的道路!
李鸿章像
除了以上举措之外,慈禧太后还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例如禁鸦片、兴办学堂、废除科举制、新办女学、严谨缠足等等。但是,人们似乎都喜欢将她说成是“女魔头”,甚至是“卖国贼”(因为一些不平等条约)。当然了,作者并不否认慈禧太后晚年的穷奢极欲,也不否认她在位时所做的一些错误决定,例如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等。但是我们在看待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有理性的意识,不能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意识,和别人的观点去看待,一定要在多方言语之外,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才是正确看待历史的方式!你们觉得呢?
参考文献:
《清史稿》孟昭华,王涵 《中国民政通史》下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0《真实的慈禧太后》